对于跨境电商来说从刚开始到稳定会经历这么几个阶段:SEM-FB-Social,刚开始做电商,为快出单,会侧重投放SEM,这个是见效最快的方式,投了一段时间,你会发现,谷歌搜索投放是很贵的,而且越来越贵,往往很多人会去投放FB,而且FB价格往往是低很多的,但还是要花钱,怎样才能不花更少钱,但效果不差的,那就是Social,社会化营销,如Facebook、Instagram、Linkdin、Pinterest⋯⋯人在哪里,就往哪里做。
在后面两个阶段FB和Social,都包含有FB,FB对于跨境电商的营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下面看看如何通过GA去分析、评估FB过来的流量。
进一步流量细分(基于FB)
FB的流量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付费的,付费的很好理解,通过添加UTM就可以区分出来,一种是社交化,也可以说社群化,通常是先建立一个主页账号,从打开品牌知名度开始,通过活动将粉丝转化为准客户,再利用新产品特惠将准客户转化为客户,通过Facebook同时也可维系老客户,后面通过社交平台去发布活动,不会花费太多就可以收获不错的效果,但这个可能要花费几周到几个月的时间去做,基本上要你的账号有几万,数十万,上百万了,才算有效果的,如果还没达到,还要继续努力。
FB的流量具有不同的类型,需要剥离出来看不同类型的流量的交互和转化情况,这个就需要用到细分,通常细分主要有两个方向:
一种是基于广告参数维度的,我们投放的链接会添加UTM参数,如source、medium,campaign这几个,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UTM参数剥离出不同广告系列,广告组的,可以看其站内表现,转化情况,评估活动效果,也可以用于不同组的对比。
一种是基于用户属性维度的,比如用社交化营销过来的用户是什么年龄层,什么性别,什么城市,什么时间段进来⋯⋯ 这些可以可以用于主账号营销或拉粉的依据,社交平台做活动的卖点,什么时间段做活动比较合理。。。
在流量细分中往往会与次级维度并结合使用,细分可以剥离出某部分流量,这部分流量在不同维度上可能还具备一些明显的规律,这时候就需要结合次级维度来使用了。
流量与商品关联分析
关联一般是通过算法,去挖掘不同对象间集频繁模式、关联、相关性或因果结构,比如协同过滤,最近人们所知的就是购物篮分析,通过了解哪些商品频繁地被顾客同时购买,这种关联的发现可以帮助零售商制定营销策略。其他的应用还包括价目表设计、商品促销、商品的排放和基于购买模式的顾客划分,另一就是啤酒与尿布,常被作为一个经典的案例。
通常来说,这种关联分析偏向后端开发的,依赖于算法。
借助第三方流量分析工具,你可以通过数据发现一些规律:
哪个渠道的流量更倾向于购买什么?
某个渠道的购买产品品类分布?
哪个产品热销?
热销产品主要是哪些用户购买?
用户购买了A产品同时还购买了B产品比例情况?
集中度越高,可以说具备有什么规律,达到怎么的数值才算是集中度高呢?这个取决于原有的分布的数量。一般五个以上的,达到百分之三四十可以认为是集中度高,五个以内的,按百分之五十。
流量的背后是人,而人具有地理属性,年龄属性,性别属性,相对应的,流量也就可以看做是具有类似的属性,而用户购买的产品往往具有品类的分布,颜色的不同,大小的不同,借助这些做交叉,可以发现更多的规律:
这些规律可以用于爆款的推荐,站内产品列表排序,应季产品的备货和营销安排,产品捆绑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