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在传媒上看到“互联网下半场”,“后互联网时代”这些词汇,我觉得互联网就分两个时代,一个是web时代,这是中国互联网自由竞争、急速膨胀的时期,一个是移动互联网时代,这是中国互联网开始从自由竞争转向寡头垄断的时期。我们现在身处的就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可以用下面一图表示:
web时代是起源于20世纪末期,国内是起源是1996年,有个很有趣的规律,web时代如日中天的四大门户,BAT都是成立于同一时期的,在1997~2000年左右,这个时代内容比较少,所以资讯,内容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看看四大门户有n的内容和资讯,搜索也是为了找内容和资讯,这时期可以说是诸侯纷起、群雄逐鹿的三国时代。
移动互联网时代,苹果在2007年发布IPhone开启智能机时代,前面的2007~2009是预热、摸索,真正开启移动互联网时代可以说是在2010年,这个时期的代表是微信,小米,美团、今日头条,滴滴打车,它们都成立与2010~2012年间,现在都如日中天,看似有很多的参与者,但实际已经高度寡头化,站队成了头等的大事,站不站队,这个对于中国互联网公司来说,几乎是面临生存与死亡的解决,看看现在所有有经理ABC轮的企业,哪家背后么有BAT之一的参与了该轮融资,甚至不少创业者以获得BAT的资本为荣,这个时代,资本成了主角。
移动互联网时代还可以细分成两个阶段,在13年之前的APP时代,这个时代APP兴起,可能随意上传一个有趣的应用都能获得数十万,上百万的下载量;13年之后的Mobile Web时代,让用户下载APP变得越来也到的,一些超级APP也开始构建平台,让其他互联网公司进驻,最出名的就是微信了。
可以把web时代看做是第一个浪潮,那么移动互联网时代就是第二个浪潮,每个浪潮都涌现不少新的企业,新的商业模式出现,有些企业在移动互联网依然站在浪尖,如腾讯和阿里,百度在这一波浪潮就有些落后的,但依然还是过得不错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大型企业,它在转型的过程中拥有更多的机会,但像百度这样的,机会像雨点般向我打来,但我都一一躲过了,还真是不多见。
另一个是,在这两个浪潮中,能够成功的企业,成立时间都是集中在某个时期的,可以说是把握住了机会。
伴随这里流量变迁的另一个特征是使用的设备的不同,web时代是使用PC,移动互联网时代使用的是APP和WAP。
身处移动互联网时代,现在大部分的网络流量都是在移动端的,这里的移动端可以是wap、APP、tablet,其实说到底,流量的本质就是用户的时间,各个产品在争夺流量,就是在争夺用户有限的时间,特别是在网民数量增幅大不如前的清下,竞争就尤为激烈的了,现在的网络流量趋势呈现这么几个特点:
移动化、寡头化和碎片化
现在的流量比过去更集中,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女皇报告的里面的部分内容:
桌面互联网的使用时长是不断在减少的,而移动是不断在增加的,2016年,移动的已经数倍于桌面的了,虽然桌面互联网流量也略有增加,但是增加的幅度明显是落后与移动互联网了,现今的移动端流量已经全面碾压桌面端的了。
上图显示,BAT三者+今日头条,占了中国移动互联网77%的时长。腾讯旗下的产品(包括微信、QQ、游戏、视频、新闻、音乐等),占了其中超过一半的时间;而微信,又占了其中的一半左右,也就是说占了总时间的四分之一。再看看阿里和百度,分别跟在腾讯之后,但是两者所占的时长加起来都不够腾讯的一个微信所占的时间长。
移动互联网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碎片化,因为手机的便携性,你随时随地都能上网,吃鸡,等电梯,等公交,坐车,甚至聚餐都是一堆低头族,零星的时间都被手机填充着。
移动互联网高度集中,寡头化,现在整个网络,超过6成的流浪都在BAT,如果再加上几个二线的互联网公司,大型媒体的集中度就更高了,在这个时代,腾讯拔得头筹,看看腾讯的微信流量和游戏内容发展,股价还是可期的。
寡头带来的另一个是站队的问题了。
社会化、社交化
腾讯的流量是很高的,有明显的社交基因,所以也导致现在的流量是社交化的,还有很多其他网站也具有社交传播属性分类问答、知识共享、论坛、微博、微信、SNS社区、自媒体、图片和视频分享等
社会化和社交化有不少好处:创造企业的网络曝光量,吸引流量,带来销售机会,降低营销费用,应用得好,企业的整体营销预算反而会大大减少。这是因为社交媒体有着其他传统媒体和网络广告所不可替代的传播效应。
变化快
这个时代最不缺的就是资本了,资本的介入加快了发展的同时,使得不同的商业模式能够快速试错,规模获取流量,形成规模效应,但也加快了消亡,这是个变化快的时代,可以看看最近的共享单车死亡时间,最短的不到半年:
只有变才有机会,但机会是青睐少数人的。
这是个最好的时代,创业门槛降低了,这是个万众创业的时代;也是个最坏的时代,变化太快了,稍不留神,做错决定,就挂了。
我自己在14年的时候加入一创业单位,融资两轮数千万。
现在所有做市场的人都会感觉到流量贵的,会说以前多少,现在多少,这个是必然的,web时代是人口红利,而移动互联网时代是靠碎片化,现在的智能手机普及度是很高的,在依靠用户数来拉高流量现在不太可能,根据互联网女皇报告,2016年的移动端的用户增幅已将减低接近10%,可以预期后面几年会进一步降低,各家争夺流量将会更加激烈,价格会更加贵,那么应该怎么应对呢?
做的久的领域,竞争肯定激烈,比如P2P在SEM的获客成本几十块,入金在数百甚至上千,SEM还是要做的,但是不是重点,重点在于如何尝试新的渠道,如随移动互联网出现的信息流广告,自媒体的社交广告等新形式,还有就是一直都存在的,商务合作,找个有实力的干爹,背靠大树好乘凉,这也是新兴互联网企业想要获得BAT资本支持的一个原因。
其次是做好转化优化,如着陆页的AB测试,着陆页和核心页面的设计,流程的优化等。
最后跟进竞争对手,现在很多企业都会这样做的,因为大家都在争夺同一拨用户。
流量越来越贵,换而言之就是流量的单价越来越高,这对于垃圾流量却是个好消息,制造垃圾流量的收益越来越高,以至于越来越猖獗的,所以广告主还需要重点关注垃圾流量,避免被薅羊毛。